close

在符號的世界裡

取自Tadeuse Kowzan著作文學和斯白克達克勒Littérature de Spectacle第三部分,以戲劇佐證,說明符號的概念、能指、所指和意指以及戲劇符號的特性。

戲劇藝術將符號應用地最淋漓盡致,戲劇演出中的一切都是符號,演員對白就是呈現角色情感、思想和個性的符號,是語言學的意指作用.除語言學外還大量採用來自現實社會、自然環境的視覺與聽覺的符號。

戲劇少有單一純粹型態的符號,即便是短語,我愛你,還需要在語言學意指上注入特定的視覺與聽覺符號,例如:抑揚頓挫、表情運動、舞台布景、服裝、化妝、音效等,多種元素相輔相成,或是相互揭示其意,因此整部戲劇等於是巨型的符號結合體,符號彼此間的相對位置或垂直或平行,若再考量時間和空間,那麼更大大複雜了符號學的解讀.目前仍欠缺能夠處理超越純粹問題的理論基礎,幫助我們分析斯白克達克勒中紛雜的符號系統。

符號學的研究基礎從邏輯學與語言學開始,但定義依舊眾說紛紜,尤其符號用語更是一片雜亂。Tadeuse Kowzan並不想創造新的符號術語使得符號理論更加混亂,只想從中重新理出適合斯白克達克勒的定義

一、只接受符號用語

二、採用能指和所指這兩個符號構成要素

三、[1]將符號分為自然符號和人工符號

Tadeuse Kowzan將拉蘭德的定義稍作修正,認為自然符號與人工符號本身的差異決定於發生時是有意還是無意,儘管兩者定義清楚,但仍舊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因為我們很難分辨所有符號發生的意圖與否。

戲劇中所有的符號都被歸為人工符號,因為這些符號有意圖地並且強而有力地向觀眾傳達角色的個性和情節,但自然符號還是存在於戲劇演出中的,因為演員的表現根基於生活經驗和個人習慣等,這些因素促使表現結合了有意識的動作與個人經驗的反射,可視為人工符號與自然符號兩者並存。

以下提出十三個符號系統,並且盡量將理論與實際兩者相應。

1.語言

語言符號須從語言學的意義上著手,如此問題便轉而單純關注演員的台詞.但語言符號學的研究範疇還需擴大至語意學、音韻學、句法學、韻律學等,這些都會影響角色和情節的情緒與氣氛。

另外特殊的問題是,戲劇中談話主體與語言聲音的物理發生關係.現實生活中兩者無庸置疑是一致的,但戲劇中未必如此,例如木偶戲或者布袋戲,演者與發聲者便是不同的個體,又或者演員表現動作,另外由音響播放著角色內心獨白,但若是語言符號由書寫文字呈現又與演員說出的話相同時,就難以分辨其為語言符號或是布景符號了。

2.語調

語言符號也關乎語言如何被表現,亦即語調,包括抑揚頓挫、節奏、速度等.歌謠的生命在調子裡,語調來自演員不同的發聲方式,可強化語言給予細微神奇的效果,因此一句話卻能有多種表現法。

口音也在符號系統佔有份量,並同時屬於語調與語言,例如法國舞台用大舌r表示農民階層,而波蘭用小舌r表示貴族,在符號標準化系統之外,還存有自由空間,讓演員開創個人獨有的風格,具美學價值。

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符號是最接近語言表現的符號系統,有時甚至勝過語言,表情建構於空間、演變於時間,可以傳達各種情緒與思考狀態,形成演員獨具特色的性格色彩此外,也有不與時變化的表情符號,例如智能低下的癡呆。

4. 動作

動作最能夠靈活的傳達思想,也是最發達的符號系統.動作符號功能包含以下:

l   伴隨語言或是取代語言

l   指示舞台上或外發生的事情

l   代替布景,例如開門的動作

l   代替服裝道具或是音響

l   表示情感禮儀政治宗教信仰等

十九世紀出現了演員使用的動作標記系統,如波爾特喬治(Polti Georges)標記系統,亞洲國家的戲劇動作可能已經成為習慣,甚至世代相傳。

5. 演員的舞台調度

包含演員走位、走位方式、演員與空間、道具、布景的關係,上下場與集體的動作。演員的舞台調度能夠給予觀者豐富多樣的訊息,我們可以從中推測角色的地位、類別和狀態。例如一個人從餐廳走出,究竟是老闆,是侍者,還是客人呢?另外舞蹈另有專屬的標記系統,有些亦可適用於戲劇。

6. 化妝

主要目的是強化角色的說服力,利用各種技術和材料,塑造不同的人種、年齡、氣質、健康狀況等,並且運用光照凸顯角色的容貌特徵。與臉部表情相比,化妝給予的符號特徵在戲劇的時空裡是亙久穩定的,且能夠顯露角色的歷史性或當代感。另外有種依賴橡膠製的假面樣式的化妝,意即部分臉部不動的表情,斯白克達克勒的符號學認為,假面依據物質和功能的觀點來看分屬於服裝和表情的範疇,但依然與化妝符號較近。

假面與半假面的使用可追溯至古希臘,至今仍然盛行,假面是固定的人物基礎造型,甚至使演員演技受限制,但好處是可隱藏自然的表情符號。

7. 髮型

可屬於化妝也可屬於服裝,也可以獨立成單一的符號系統,有時其張力勝過化妝和服裝。髮型能夠暗示角色的地理、文化、時代、社會階級等,呈現不同的歷史感,一種髮型能夠有不同的意指價值,但髮型符號容易碰到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實際生活中的自然符號,到了舞台上就變成人工符號了,但假髮在實際生活中依然是人工符號。

8. 服裝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或是在戲劇中服裝都是十分多變的人工符號。暗示性別、年齡、社會階級、職業、國籍、宗教、歷史、角色、性格、天氣、環境、季節、風俗文化等,通常服裝符號已經成為習慣,以帽式為例:貝雷帽讓人聯想至法國人。一些傳統戲劇的服裝樣式被嚴格規定,成為長久固定的習慣。

服裝符號同表情、化妝和髮型符號,可以是偽裝(或稱反符號),隱藏人物真實性格和地位,另外遮蔽真實性別的問題必須分別由遮蔽角色性別,亦或遮蔽演員性別來探究。

9. 小道具

小道具能夠是劇情的關鍵,觸發情節的符號系統,介於服裝和布景之間,在不同的情況下會使小道具偏向兩者之一,若服裝符號和布景符號發揮了不同於原本的功能便可視為小道具,但若這一個小道具是舞台上唯一能指,也能夠被歸類為布景領域。

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成為小道具,功效多建立於習慣上並且我們期望它能夠發揮多層次的意指作用,以達更高價值的符號學暗示。第一層次的意指作用通常指小道具的基礎功能,第二層次,又稱象徵,則可引導觀者了解與人物有關的環境、時代、性格等其他情況,但兩層次的意指作用時常相距甚遠。

例如:契珂夫的海鷗,劇中被製成標本的海鷗道具,第一層次指依劇情發展被男主角殺掉的海鷗,但第二層次的符號是一種抽象的思考,代表憧憬失去的自由,另外又衍生為主角的精神狀態。簡而言之,第一層次符號的所指關連第二層次符號的能指,如此小道具也就成了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符號。

10. 布景

布景的首要任務便是提示環境,環境包括如下:

地理環境

山、海、廟宇、自然風景

社會環境

公共廣場、宮殿、實驗室、廚房、車站等

地理+社會

摩天大樓間的小巷弄或街道

時間

時代(古希臘神廟)、季節、晨昏等

布景符號學領域與所有的造形藝術領域同樣廣大,並決定了情節發展的時空背景,布景的種類有具裝飾性的繪畫布景和具功能性的建築布景,以及兩者混合的布景,有的豪華細膩,有的單純簡要,布景裡的每一件要素通常只具第一層次的意指,但有時整體變具有第二層次的意指作用了。

若是布景只需要一個要素,那麼符號變成了第二層次或是第三層次的意指了,例如立於舞台上的一根柱子,若是有線條延伸出來,便容易辨認為電線杆,電線杆連想到道路,道路又能夠暗示為離去,而離去也就成了主角行為的第三層次符號,因此布景符號學並非絕對依存於第一層次,有時單一符號更能顯露豐富的訊息。

布景如何運動與變換也能夠加強布景符號的力量。

文字表現也被歸屬在布景系統中,主要對劇本補充訊息(例如:活動新聞或活動標題),或單純只是布景(例如:商店匾額、廣告刊版),或是直接取代布景。

11. 照明

照明原先的目的是凸顯其他表現手段,因此在這前提之下,照明能否成為單一符號系統,或只是提供服務技術就難以斷定,然而現今照明已經發展成一樣獨立的活動,不再只是襯托,而是能夠影響整個舞台氛圍。

照明最顯而易見的功能是區分戲劇環境,燈光集中之處就立即形成暫時的演出空間,也能夠凸顯被照明的人事物,給予立體感,另外照明也可以被用來擴大修正動作,調度布景。

投影手法在現今的戲劇演出中極為普遍,但必須與照明系統分開討論,因為投影的符號學作用遠大於照明。投影分為不動投影和活動投影,前者補充布景或者完全取代布景,而後者則是為原本的布景增添特效。

12. 音樂

某些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就能夠讓人感受到環境與年代的氛圍,而不同的樂器也能夠揭示環境與氣氛,在戲劇中,音樂隨著不同人物的上場變換,成為各個人物的音樂符號。

聲樂需得額外討論,因為聲樂除了音樂之外還與語言、語調、發音緊緊相關,因此不能完全混為一談。

13. 音響效果

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分類:

l   獨立於其它符號系統而自行發揮作用v.s.強化視覺或其它符號

l   直接在舞台上創造v.s.用錄音機錄下

l   與舞台上的演出事件一致v.s.舞台外發生的事情

戲劇裡的音響符號可以展現時間、天氣、環境、運動、事件或是提示語言符號。音響效果的取得方式有許多種,例如在後台以人聲模擬、敲打機械器皿,或是使用錄音帶。

結論

以表格呈現十三種要素的大致分類方法

語言

語調

演員

聽覺

演員聽覺

 

時間

說出來的文本

表情

動作

調度

視覺

演員視覺

空間和時間

身體表現

化妝

髮型

服裝

空間

演員外形

小道具

布景

照明

演員外

演員外視覺

空間和時間

舞台環境

音樂

音響效果

聽覺

演員外聽覺

時間

不能明確發音的聲音效果

另外也可以以意圖創作符號的人分類,如下:

劇作家

語言

導演

任何符號系統

演員

語調、表情、動作、部份舞台調度、化妝、髮型、服裝

舞台設計者

布景、小道具、照明,甚至服裝、髮型、化妝,或是利用空間安排調度

作曲家

音樂、音響、效果

 

符號系統之間是能夠互相轉換的或是混合使用的,因此在戲劇中我們常能見到富含多重意義或是晦澀不明,例如某種聲音能夠同時代表心臟跳動聲和軍隊的大鼓聲,即為從一種意旨作用移往另一種意指作用,符號系統的養成賴於大眾對社會的體驗,對教育文學和藝術的涵養,符號的數量與價值卻也建立在觀眾的一般修養、對作品背景、風俗文化的認識與舞台活動的參與度,除了從觀眾角度的因素之外,從舞台角度來看,符號傳達的效度也相當重要。

前述分別介紹各個符號系統,接下來應該回歸探討符號的基本問題,即能指與所指的關係。簡單的概念是,一樣所指能夠有各種能指,而能指多是符號最表面的指稱;或是一個符號具有數個重疊的所指。例如下雨的概念就是所指,而下雨的能指可以是白鐵皮製造的聲音,可以是照明投射、可以利用服裝道具或是動作髮型等。

拿大禮帽當菸灰缸這個動作符號系統指出:一、處理雪茄的煙灰,二、笨拙的舉止,三、被當成紳士,以上便具有一個符號一個能指以及三個所指,另外還會有複合的所指,就是多次複合的符號,例如演員的內心獨白。


[1] 取自拉蘭德Andre Lalande的哲學辭典.自然符號指與所指事物的關係是自然法則的結果;人工符號指與所指是基於集體的意圖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睿睿貓畫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